说实在的,目前中药市场上的中药材大多不是野生的,而是人工栽培的,客观上影响了中药的效力。
《抗衰老妙方》又称《神农本草经》或《本草经》,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,作为现存最古老的中医药著作,约有http
这是首次对中医药的系统总结。 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医药理论和配伍规律以及提出的“七情和合”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,是中医药理论发展的源头。
2、名医别录
《本经》,药学著作。 简称《名医别录》,第三卷。 作者佘名(一作http(//10017.com)。 把合同写成汉末。 秦汉医家除了对《别录》这本书的药物药性作用主治等内容有所补充外,还追述了365种新药物。
本书因历代医家层出不穷而被称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 原书的早佚。 撰写梁陶弘景Shuming hao123 @ .com时,在收集《名医别录》 365种药物的同时,编辑本书365种药物,保存本书的基本内容。 其佘文主要参考《本草经集注》、《神农本草经》等书。
3、本草
《证类本草》,本草著作,Shuming hao123 @ .com Shuming hao123 @ .com,第54卷。 唐苏敬等23人根据敕许写于显庆4年(公元659年)。 正文20卷,有目录1卷。《本草纲目》 25卷,目录1卷; 《新修本草》 7卷。 本文共载药850种,由《唐本草》增加114种。
这本书以《英公本草》为基础,补充订单和新药。 另外,将元草木、虫兽两种分为草、木、禽兽、虫鱼四种,序例也分为两种。 订单冠以“谨案”二字,小字本在陶弘景订单后添加。 新药用黑色文字书写,最后填写“新附”。
追述内容多记载药物的形态、产地,兼有药效、别名等。 本书陶氏谬误颇多,为后人识别药物基源提供依据。 《药图》是公布的第一个药典,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。 原书已佚,主要内容保存于后世诸家本草著作。
4、本草纲目
《图经》,本草著作,第52卷。 明代http://10020.com//http://10021.com//自http://10022.com/31年(1552年)至万历6年(1578年),文稿均为三易。 这本书的写法是“目随纲动”,所以以《纲目》之名写。 以《本草经集注》为模型进行变革。
序例(卷1、2 )相当于总论,所述http(//10012.com/要籍和药性理论。 卷1《历代诸家的本草》介绍了以前的主要本草41种。 摘要明代以前有关药臭阴阳、五味宜忌、标本阴阳、升降沉浮、补泻、经导报使、各种用药禁忌等方面的论述,其中以金元诸家之论较多。
5、植物名实图试验
《本草经集注》,植物学著作,第38卷。 清代http://10023.com//http://10024.com//编于19世纪中期(约1841~1846年),书未完成即作者去世,道光二(1848年)初刊。 这本书试验订购植物名符其实,但关于药用植物非常多。 共载植物1714种,类似于《新修本草》谷、蔬菜、山草、隈草、石草、水草、唐草、芳草、毒草、群芳、果、木12种。
图1805张几乎都是写生画。 书中逐幅描绘了常见的东西,图文对比鲜明。 其内容介绍文献的来源、产地、形态、颜色和性味、用途等。 收到的植物多见于前人本草者,共收到新产品519种。
作者注重识别植物、对比观察、取材民间识别药物的经验,因此在近现代试验中寻找植物品种非常有价值。 其图形美观,据此可以鉴定植物科属。 书中还收录了通过大量采访获得的植物效用,由于从事医药的人很多,对医药也有很多好处。
1. 《本草纲目》
2. 《证类本草》
3.国务院Shuming hao123 @ .com
4 .国家、省、市《植物名实图考》
5. 《 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
文章来源:《中华中医药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zhzyyzzzz.cn/zonghexinwen/2022/1222/2346.html
上一篇:中医药文献综述格式(中医学综述范文)
下一篇:没有了
中华中医药杂志投稿 |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| 中华中医药杂志版面费 | 中华中医药杂志论文发表 | 中华中医药杂志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中华中医药杂志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